为促进羊肚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官庄镇大力发展集羊肚菌种植、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进一步打通销售渠道。“我们积极探索冬种羊肚菌、油菜的生产模式,引导农户抢抓农时、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驻马店网讯(记者 方祥)日前,记者在泌阳县官庄镇龙水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羊肚菌种植基地看到,一排排大棚错落有致,沿着村庄道路蔓延开来。大棚内,农户抢抓冬季农时,覆土、架棚、放营养包他们分工协作,动作娴熟,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羊肚菌是世界四大名贵菌种之一,素有“菌中之王”之美誉,其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好、营养价值高。合作社负责人赵长松告诉记者:“基地种植羊肚菌近40亩,亩产值约2万元。之所以选择种植羊肚菌,是因为这里土质疏松、排水性好、透气性强,适宜发展羊肚菌产业。”
“羊肚菌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在冬季低温下栽种最为适宜,而大棚管理关键是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等到春季,羊肚菌就会如雨后春笋般从地里冒出来,届时这些羊肚菌主要集中销售到周边各大农贸市场。”赵长松说。
“村里的羊肚菌种植产业发展起来后,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务工时平均每天能拿到100元工资。大棚里的活不重,我还可以照顾家人。”村民袁秀说。
为促进羊肚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官庄镇大力发展集羊肚菌种植、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进一步打通销售渠道。同时,提供各类农业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产业振兴贡献“菌”力量。
“我们积极探索冬种羊肚菌、油菜的生产模式,引导农户抢抓农时、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官庄镇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泌阳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农业强县,积极探索农村经济新模式,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黄磊致富不忘乡邻,积极带动附近乡村共同推广优质小麦、绿色花生等先进增产增效农业技术,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被正阳县农业农村局确定为优质小麦、绿色花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被驻马店市...
刘沟村适合种植白术、白芷、丹参等中药材,与赵闵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占地150亩的药材种植基地。“现在种下白术的芽根,2025年11月份就能收获成熟的药材。我们计划扩大基地规模,筹建药材烘干深加工车间,带...
而作为大刘庄村的种植大户刘春贺,这几年更是因为种植猫爪草而获益匪浅。全镇种植中药材猫爪草9000亩左右,吸纳就业人员2000余人。和兴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结合每个村庄的特色种植传统和种植业...
12月24日,新蔡县俊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国安推着刚刚烘焙好的红辣椒,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今年种植的3500亩辣椒迎来了丰收季,经过烘焙每公斤干辣椒卖到了30元的好价格。新蔡县加大特色农业种植扶持力度...
近日,在正阳县熊寨镇毛集村蘑菇种植产业园,村民正在采摘蘑菇。该村从小规模种植发展到如今拥有规模化、产业化的蘑菇种植产业园,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李玉荣 见习记者 余 川 摄影报...
近日,在正阳县熊寨镇毛集村蘑菇种植产业园,村民正在采摘蘑菇。中欧体育登录该村从小规模种植发展成为如今规模化、产业化的蘑菇种植产业园,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李玉荣 见习记者 余 川 摄影报道
近日,在正阳县熊寨镇毛集村蘑菇种植产业园,村民正在采摘蘑菇。该村从小规模种植发展成为如今规模化、产业化的蘑菇种植产业园,中欧体育登录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李玉荣 本报见习记者 余 川 ...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因地制宜,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种植大棚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和韭菜等,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有19万多亩。
鉴于生姜种植管理简便、产量高、中欧体育登录投资成本低且回报周期短,今年4月,在山东亿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与技术指导下,合作社负责人朱向升大胆尝试,采取了“合作社+订单+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了50亩生姜。
该农场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73个,带动20多名农户从事特色种植和养殖,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民生实事回眸】小小充电桩 惠及“大民生” 2024年 全市已建成1500个公共充电桩